“锡山历史底蕴深厚,但最触动我的是其‘产业即景点’的布局,还有堪称典范的引才工作。”近日,第141批博士后科技服务团走进锡山,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博士后毕帅表示,锡山之行是一次“眼观产业、心感人文、身沐服务”的难忘旅程。
此次活动是博士后科技服务团首次走进江苏,在一次次走访考察、技术指导、项目对接、学术讲座中,他们把技术、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带到基层一线,从“小切口”入手,助力企业破解难题,推动产业发展,为锡山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手把手悉心指导,当好企业发展“智囊团”
为企业出谋划策,为地方经济把脉,博士后科技服务团是人社部门开展科技服务的主要方式。经过对接,最终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17名博士后合作导师及博士后针对15项技术难题开展对接服务。
来自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博士后汪志鹏负责对接的是帝尔激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在交流中,针对企业低温贱金属浆料的成分设计与工艺优化,我给出自己的一些想法。从企业科研人员反映的技术痛点中,我也了解到了行业发展。这种直面市场与产业需求的交流,让我及时调整了科研方向,使之更加贴近现实与应用价值。”他与公司的科研人员沟通非常顺畅,还发现了新的研究方向,可谓收获满满。
在无锡盘古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董事长胡明祥博士与青岛科技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朱开兴就钠离子电池的工艺性能优化进行了深入探讨。朱开兴说:“企业分享了他们在钠离子电池研发中的一些技术难点和挑战,尤其是在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倍率以及能量密度方面。我结合自己在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为企业分析了可能的技术突破点。我还带回了一些研究样品。我计划在未来几个月里,围绕钠离子电池的性能提升进行深度研究,以期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
对企业而言,能够得到高精尖专家的当面指导,帮助解决企业的难题,机会实在难得。对博士专家们来说,跳出实验室的局限,他们看到了科研服务社会的广阔天地。“当看到自己的研究思路能为企业破解瓶颈提供新方向,当与企业技术人员围绕问题深入探讨、碰撞出思维火花时,我真切体会到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强大力量。”江苏科技大学博士后曹杰,在与无锡佳云丰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对接交流后感慨表示。
“身到”一线、“心至”企业,博士专家们充分发挥学识渊博、专业精深的优势,当好企业发展的“智囊团”,聚焦关键技术瓶颈攻关,助力科技成果在锡山加速转化。
面对面传经送宝,“小切口”撬动产业“大变革”
“将高校资源引入产业园区,参观时能直观看到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此次活动中揭牌成立的北京科技大学(锡山)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受到博士专家们的关注和肯定。近年来,锡山区立足自身产业发展需求和区域定位,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开展多项技术转移对接和产学研合作,以“技术转移转化”这个小切口,打开锡山产业创新升级的新局面。
据统计,此次活动共有来自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汪志鹏、上海交通大学的王林、海军军医大学的陈沾衡、江苏科技大学的赵进、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的毕帅、北京科技大学的卢颜等9位博士后科技服务团成员与对接单位达成合作意向,涵盖电气、能源、医疗科技、智慧农业等多个领域。“陈沾衡博士现场为我们分享了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锡山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专家的到来,为机器学习在医院的开展和应用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和有效的合作方式。在与南京海关纺织工业产品检测中心深入对接期间,南京邮电大学博士后陈蕴培将该海关检验检测机构技术能力特点与《无锡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对低空经济的规划相结合,以PPT形式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课,并与专业技术人员访谈,达成专业化、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咨询共识。
将学术研究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共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生态圈”。此次活动期间,博士后科技服务团与锡山的多家企事业单位产生新的火花,也必将推动更多“金点子”转化为锡山产业跃升的“金钥匙”。
心贴心同频共振,打造引才聚才“强磁场”
“在锡山期间,我们体验了‘保姆式’保障,一张张笑脸、一次次深夜协调,让人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当地政府对人才的重视和对来锡就业创业人员的支持政策更让我印象深刻。从详细的政策解读到切实的帮扶举措,无不彰显着这座城市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
当前,锡山正聚力“英才计划”3.0和“归雁计划”同向发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短短几天时间里,博士后科技服务团的成员们纷纷表示,感受到了锡山满满的引才诚意和帮助人才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未来会将锡山经验带回科研实践,并推荐更多同仁来此深耕。截至目前,我区已建成博士后工作站点35家,其中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7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8家,设站规模位居全市前列,累计招收高质量博士后人才130余人,多位博士入选省“双创”、省卓越博士后计划,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77项,成果转换产生经济效益达13.27亿元,博士后工作考核综合评估连续十年位列无锡大市第一。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下阶段,锡山区将立足职能,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强化服务保障水平,延展服务举措,全力为各类人才创造安心、放心、顺心的工作环境,确保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