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新质生产力看锡山 > 政策文件

关于《锡山区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 计划(2023-2025年)》的政策解读

原文链接:http://www.jsxishan.gov.cn/doc/2023/09/05/4296299.shtml

 

关于《锡山区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
计划(2023-2025年)》的政策解读

根据我区“四新四强”现代产业集群的规划部署,制定《锡山区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现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决策,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无锡市在今年4月26日出台了《无锡市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新能源产业是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中6大优势产业之一,也是锡山“四新四强”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之一,但全区尚未形成完整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缺乏有针对性的产业政策引导和产业链条布局。为打通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壮大,依据《无锡市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结合我区新能源产业发展实际,研究起草了我区《三年行动计划》。
二、主要内容
《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的新能源产业主要包括太阳能光伏、风电、储能、氢能等领域,分为总体要求、发展重点、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主要明确了到2025年的五大工作目标。项目落地建设方面,计划累计招引落地超亿元项目不少于30个,其中市级以上重大项目15个,超10亿项目10个以上、超50亿项目3个、超100亿项目2个;计划累计完成超亿元项目投资300亿元,其中2023年计划完成60亿元、2024年计划完成100亿元、2025年计划完成140亿元。产能规模方面,形成储能产能30GWh、光伏电池产能20GW、光伏组件产能10GW、配套风电齿轮箱产能5000台、锂离子电池隔膜产能20亿平方米、BOP关键零部件产能5万件。产业规模方面,新能源产业营业收入达450亿元,较2022年年均增幅达到44%以上。其中,光伏产业达190亿元、年均增幅达41%以上;风电产业达105亿元、年均增幅达47%以上;储能产业达155亿元、年均增幅达49%以上。集群培育方面,培育营业收入超50亿元企业5家,其中超100亿元企业突破1家;培育新能源境内外上市公司3家、上市后备企业2家;打造单体营收超100亿元新能源产业专业园区3个,分别是光伏电池产业园1个、风电装备产业园1个、钠锂储能产业园1个,同时启动锡山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产业园建设,支撑新能源产业营收实现450亿元。创新引领方面,新建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5家以上,建成各级新研机构、创新平台3家以上。
第二部分是发展重点。2023年-2025年,我区新能源产业聚焦四大领域,11个细分环节,分别为:做强做精光伏赛道,重点包括光伏装备、先进光伏电池、光伏组件,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层级;领跑风电核心零部件赛道,重点包括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特色一体化平台,着力巩固产业优势地位;加速竞逐储能赛道,重点包括储能电池、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储能装备,其中将钠离子电池产业作为储能产业布局的重中之重,单独列出,推动我区钠电、锂电产业齐发力;择优选择氢能赛道,重点包括制氢装备、氢燃料电池,着力提高产业竞争能力。
第三部分是主要任务。分为六大工程,18条具体任务:一是关键技术创新和转化工程,包括创新体系优化、核心技术攻关、前沿技术布局、标准体系建设4个方面内容;二是产业结构高端攀升工程,包括产线迭代升级、重大项目建设、智能制造提升3个方面内容;三是产业空间优化布局工程,包括品牌产业园区打造、板块协同发展2个方面内容;四是产业链上下游整合提升工程,包括产业链强链补链、壮大总部经济、培育上市公司3个方面内容;五是多元化示范应用工程,包括光伏示范应用、储能示范应用、氢能示范应用、新能源产品回收利用4个方面内容;六是数字化协同发展生态工程,包括智慧能源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建设2个方面内容。
第四部分是保障措施。明确了组织领导、要素支持、金融赋能、人才引培、公共服务和考核机制六项工作。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