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多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当前高温天气蚊虫仍较活跃,在此小编提醒您:了解疾病知识,做好科学预防,守护健康出行!
什么是基孔肯雅热?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的一种急性蚊媒传染病。01基孔肯雅热的传染源:基孔肯雅热急性期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和野生动物宿主。通常从发病前1-2天开始,持续到发病后4-7天称为“病毒血症期”。在这段时间内,患者血液中含有高浓度的基孔肯雅病毒。02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伊蚊(主要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可发生母婴传播。罕见情况下可经输血或接触患者血液传播。03易感人群:所有人均易感! 前往疫区的旅行者、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为重点高风险人群。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人,可能加重病情。
基孔肯雅热的临床表现:基孔肯雅热的临床过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典型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三联征。01急性期(发病后第1周):• 突发高热,常突然发作,体温迅速升高至39°C以上,可持续2-3天。• 剧烈关节疼痛:是最显著的特征。多为游走性多关节疼痛,影响腕、踝、膝等小关节,常导致活动受限(“弯腰”痛)。• 皮疹:多于发热后2-5天出现,多为斑丘疹,常见于躯干和四肢。• 其他症状:伴有头痛、严重肌肉疼痛、恶心、呕吐、结膜炎等。02恢复期(发病数周甚至更长)• 持续性关节痛:部分患者(尤其是年长者)的关节疼痛、僵硬和肿胀可能持续数月,少数可达数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疲劳乏力:可持续较长时间。
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01出行防护:• 前往流行地区时穿着浅色长袖衣裤• 使用含避蚊胺(DEET)的驱蚊剂• 选择有纱窗、空调的住宿场所。02工作防护:• 出差期间注意防蚊• 户外工作人员做好防护• 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03环境防护:• 清除室内外各种闲置可积水容器:花盆、缸、罐、盆、碗、桶、花瓶、托盘、轮胎等。• 种养的水生植物每隔3天换水清洗,做到花盆托盘不积水。• 定期疏通屋顶排水槽、雨水管道等隐蔽积水处。• 对不能清除的积水,及时投放杀灭蚊虫幼虫的缓蚀剂。04重要提醒• 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 发病初期易误诊为感冒,如有疫区旅居史应及时告知医生(用药提醒:注意在排除感染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之前,不要擅自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以降低出血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