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全区教育工作年度目标,近日,区教育局在区教师发展中心召开秋学期教科研训工作会议。会议由区教育局教育科科长倪林峰主持,区教育局副局长王昭煜、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钱毓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区中小学教学副校长、教科研副校长、教务(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及全体研训员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分为两个阶段,6所学校作教学、科研和师训工作交流,5个部门做教育、教学、科研、师训和智慧教育工作部署。
第一阶段,无锡市安镇中学、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无锡市勤新实验小学、无锡市张泾中学,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和无锡市东亭中学进行专题交流。
安镇中学副校长汪秋莲围绕“‘课研’与‘科研’的双向奔赴”主题,分享了学校人工智能赋能教学教研的具体实践。她指出学校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课堂即实验室”的理念,持续推进“课题进课堂”的探索、实践活动,让课题真正成为“课研”与“科研”双向渗透的核心抓手,用科研助力教研,推动课堂变革。
锡东高中副校长马立军紧扣“学科建设与青年教师培养”这一主题,着重介绍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新教师培养专题破局的策略。他说:“乡村学校和教师要有草根教研情怀。追求一种愿景:教研筑梦,魅力领跑;传承一种精神:集思广益,臻于至善;创新一种行动:扎根课堂,项目推进。”
勤新实小副校长杜丽娜基于乡村小学绿色课堂的建构,分享了从三个维度开展课题进课堂活动的实践与体验。她指出,学校致力于以专业阅读解构理念,锚定绿色课堂理论坐标;以课例研究扎根实践,生成“适性生长”教学样本;以专家指导赋能迭代,探索可持续研究路径。
张泾中学副校长张丽讲述了学校伙伴式学习驱动下的“同人”教研创生之路,全体教师秉承“同心·同行·同乐”的价值理念,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积极涵养科研生态,共同收获成长硕果。正因为此,教师用课堂拔节的勃勃生气,点亮孩子们的精彩人生;学校借教学变革的非凡勇气,照亮青年教师的发展之路。
安镇实小副校长马贤卓展示了教师发展新生态的校本实践。近年来,学校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紧扣“慧教”核心,分层赋能,协同共进,大力开展校本研修。学校遵循个体能力提升,团队智慧共享,区域生态辐射的培训路径,很好地构建了教师发展新生态。
东亭中学副校长颜廷亮分享了以“三阶赋能”夜学模式助力教师全域成长的校本策略。他指出,发展教师要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目标,秉持“服务教学、引领发展”的理念,系统推进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教师培训等工作。
第二阶段,教研部主任徐德兵简要回顾了上学期中小学教学质量,着重就“持续推进教辅专项整治”“大力实施区域大教研活动”“加快提升学科组建设成效”等重点工作明确了具体要求,希望各校要坚持“从步步精心走向步步精彩”。
科研部主任陈春雯指出各校要进一步抓住课题申报契机,加快科研步伐。在此基础上,她指导学校要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校本化行动,构建科研工作新样态,推进科研队伍建设,促进科研有效发生,提升科研活动效能,注重科研成果转化。
师训部副主任陈园园指导各校要深刻理解教师培训工作的价值内核,有效落实“筑基固本,夯实全员专业素养;精准赋能,助力关键群体成长;平台聚力,打造卓越高地;强化保障,筑牢发展支撑体系”等要求。同时,她指出,师训工作高质量发展还需要深化区校联动,凝聚工作合力;聚焦过程实效,优化评估反馈。
教育技术部主任缪高平就区域智慧教育项目中“证书管理、课题管理、督导评价、骨干教师考核和公文管理”等五大系统作了功能阐释和技术培训,全面展示了我区智慧教育项目的系统布局和建设愿景。
教育科科长倪林峰先是传达了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五项规范”的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然后解读了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区本化执行方案,最后就新学期体育、艺术、卫生、科学教育、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工作以及校园餐、学籍管理工作做了部署和要求。
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钱毓平对区域教科研训工作作了梳理与指导。他指出,面对新时期各种变化带来的挑战,各校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中心,强化“系统设计和减负增效”意识,明晰问题、需求和落实三个导向,只有这样,常态工作才能更高效、更长效。
最后,区教育局副局长王昭煜作主旨讲话。在传达国家和省市教育部门相关工作指示的基础上,他强调新学期教育教学各项工作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加压奋进、善作善成。他要求各校要进一步增强“围绕稳定,指向质量”的意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办学规范,增强底线思维,强化内涵建设,提升育人水平,努力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