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四百八十寺中的大多已经湮灭在历史的尘埃里,祇陀寺也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靠着历朝历代贤达和民众的执着坚守,它从历史的深处走来,身上刻着岁月的履痕、时代的印记,凝聚着一方民众朴素的精神追求。
祇陀寺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建于南北朝,屡废屡建,屡弃屡兴,几经沉浮,在历史的轮回和烟雨中,祇陀寺和祇陀寺庙会起起落落,但依然坚强地活了下来。
明代秦镛《重修祇陀寺记》载:“凡刹之建,或以名山水著,或以林木著,又或以其人著。而所谓人者,或以禅宿,或以名贤,是数者,苟无一焉。东里祇陀寺者十大名刹之一也。邑之湖山胜处,往往名刹布列,而此独孤峙于梅里之墟,占一方之胜。……寺有听秋轩,玛瑙轩、玛瑙石桥,为名胜地,今仅存遗址。”进入21世纪,在保护传承保护好传统优秀文化的春风照拂下,祇陀寺庙会迎来高光时刻。2006年8月3日(农历丙戌七月初十),千年祇陀寺在长大厦西南地块异地重建,祇陀寺焕彩复活,重现昔日辉煌时的模样。
修复后的祇陀寺气势恢弘,占地面积为寺内13912平方米,室外场地3500平方米,总面积为25.5亩左右,建筑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建有大雄宝殿、天皇殿、观音殿、地藏殿、藏经楼、僧房、斋房、围廊等,随建山门、围墙、场地,殿前场地建有放生池、香花桥。
祇陀寺焕新开放后,千年古刹重放光彩。晨钟暮鼓,香烟袅袅,散发着迷人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