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厚桥街道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银发映初心,薪火传新苗 ——厚桥“五老”宣讲团十五载育人路

  晨曦初露时,清朗而铿锵的诵读声由远及近,穿透清晨的宁静:“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伴着诵读声,一支特殊的队伍步入了校园。他们并非年富力强的教师,而是一群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者——厚桥街道关工委“五老”宣讲团的成员们。

  这支“五老”宣讲团成立于2011年,最初不足10人,现已壮大至20余人。在人生的金秋时节,他们毅然选择退而不休,将满腔热忱倾注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成员中,有脱下戎装、壮志未酬的退休军官,有走出党校讲堂、仍心系育人的资深学者,有告别三尺讲台却情牵桃李的资深教师……身份虽变,但为国育才的初心与使命从未卸甲。在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广阔阵地上,他们甘愿化作燃烧的烛火,以生命沉淀的余晖照亮少年前行的道路;他们倾力铸就精神的丰碑,以岁月凝结的厚重为年轻一代标注信仰的坐标。

  十五载春秋寒暑,两千余场深入学校、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宣讲,是他们耕耘的见证。他们以岁月沉淀的智慧为犁铧,在无数少年心田播撒爱国主义的种子与理想信念的星火;他们用饱含深情的讲述为桥梁,悄然跨越代际鸿沟,在老少心灵之间构建起理解、认同与传承的精神通途。

  空军退役大校王祥发的宣讲总能瞬间点燃孩子们对蓝天的向往。“注意敌机俯冲角度!”屏幕上战机呼啸,炮火连天,将抗美援朝那段“空中拼刺刀”的壮烈历史生动呈现。他将抗美援朝空战史淬炼成震撼人心的德育课,凭借百万字资料考证与老部队珍贵档案,他打造的“蓝天战魂”课堂俨然是一个流动的微型航空博物馆,陈列着勇气、智慧和忠诚的“展品”。讲述志愿军飞行员击落美军王牌的战例时,他眼中跳动的光芒与孩子们眸中的星光交相辉映。去年盛夏,六名聆听过他授课的毕业生选择报考空军院校,这份穿越时空的传承,让老军人的皱纹里绽开欣慰的涟漪。

  “1895年的春风里,看似寻常,却暗流汹涌。李鸿章手中的那支笔,笔尖悬着的,是四万万同胞的屈辱与沉重的未来……”原锡山区委党校校长靳培兴的宣讲,总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他擅长将教科书上冰冷、抽象的历史年份、条约条款,化作振聋发聩的惊雷,精准叩击孩子们心坎。他独辟蹊径,开创性地将经济学视角引入历史教育,形成了独特的“历史货币学”教学方法。讲解《马关条约》的巨额赔款时,他并未止步于“二亿三千万两白银”这个空洞的数字,而是带领学生们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价值换算:这笔天文数字般的白银,在当时的购买力下,换算成当代最基础的粮食——稻谷,会是怎样一个概念?当最终结果揭示,这笔赔款足以堆满三十个标准足球场,堆成一座座触目惊心的“耻辱之山”时,整个教室陷入一片寂静,孩子们不由自主倒抽冷气。抽象的历史屈辱瞬间变得具象、可感、沉重,那份锥心之痛深深烙印在年轻的心灵深处。

  打开胡存尧老校长的宣讲箱,会看到一份特殊的“珍藏”:一小袋来自陕北延安的黄土地与一罐采集自江南厚桥的晨露,静静依偎。这独特的组合,无声诉说着他跨越千山万水的教育情怀。2003年远赴延安延河畔支教的经历,成为其人生信念的熔炉。宝塔山晨曦中喷薄而出的光芒,在他心中熔铸成坚定理想信念的图腾。为了让江南水乡的孩子们真切感受艰苦卓绝的长征岁月和延安精神,胡老校长倾注心血,创新开发了“重走长征路”沉浸式情景教学系统,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枪林弹雨、硝烟弥漫的战场,体验长征的艰难。十五年间,这套凝聚胡老心血与智慧的系统,走进了厚桥及周边38所中小学校,为近万名莘莘学子带来身临其境的精神洗礼,在孩子们心田悄然播下爱国、奋斗、自强的精神火种。

  这支平均年龄68岁的银发宣讲团,每位成员都在创造独特的育人范式:老公安将法治故事编成沉浸式情景剧、女教师携孙辈同台演绎巾帼传奇、文化站长用延时摄影展现乡土变迁……他们如同技艺高超的织匠,用生命绚烂的晚霞精心编织着红领巾的精神经纬。他们更是智慧的园丁,让红色基因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新时代土壤里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

  十五载风雨兼程,十五载春华秋实。五万余名青少年在这座由“五老”们用心血构筑、充满精神感召力的“红色学院”里汲取养分,茁壮成长。当曾聆听宣讲的学生穿上志愿者服装,化身自信的“红领巾讲解员”,红色基因的接力棒便在无声中完成交接。这支银发宣讲团,用十五年的坚守与创新,在孩子们心中点亮信仰的灯塔,在时代画卷上留下深刻的精神印记。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