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区民政局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锡社善为”公益创投项目绘制民生幸福新画卷

近日,2025年度锡山区“锡社善为”公益创投的16个项目在全区9个镇(街道)全面铺开。项目涵盖民生特色项目与发展示范项目两大类别,聚焦“一老一小”、居民骨干及社会组织等群体,预计将开展各类服务490场次,惠及近万名居民,通过一系列有温度、有新意的精准服务,一幅生动的民生画卷正在锡山徐徐展开。

一是聚焦“一老一小”,织密民生“幸福网”。项目将服务重心精准聚焦“一老一小”重点人群,于细微处传递社会温情。宛山村“宛”霞焕彩项目为空巢、独居老人送上“医养关怀宝盒”,打造“五维赋能助老体系”,提升老年人幸福感;“锡山有礼 银龄新风”项目以文明助老和智慧助老为核心,通过融合“十礼”多元主题活动、健康科普、数字技术及传统文化体验,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老年服务体系,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既有“文化味”又有“科技感”;厚桥社区“老本事”传承坊计划挖掘和组织“银发力量”参与公共事务,提升老年人的价值感,营造代际融合的良好氛围。在儿童关爱方面,新农丰社区“法润新芽”项目将法律条文改编成童话故事,在情景演绎中普法,并组建“法治小管家”团队,将法治理念运用到实践中,由青少年主导完成2个社区微更新项目,通过从“舞台剧本”到“社区蓝图”的跨越,体验从学习者到建设者的升级;鹅湖“萤火微光”项目为43名贫困生积极架起沟通的桥梁,促进社会融入,通过持续的关爱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链接善意,将慈善文化与社会教育深度融合,形成“慈善+教育”的共融,增强归属感与社会认同。

二是深化社区治理,激活邻里“新动能”。如何让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社区“主理人”?“锡社善为”给出答案。兴塘社区“兴青年·创益行”项目聚焦发挥社区青年的主动性,深度挖掘青年人特长,通过举办提案大赛等,推动社区青年从“被动执行”向“主动设计”转变,参与社区治理,为社区治理创新探索新路径;茅梓桥社区“桥联馨莘”社区发展服务项目以新市民和新就业群体力量作为支点,撬动社区多元力量加入社区治理行列中,打破邻里关系隔阂,促进邻里关系,推动社区公共问题的解决;怀仁社区“仁里新社享”项目引导居民共创《仁里议事条约》,将社区空间“怎么改”的决策权交给居民;厚德苑社区“友邻+”邻里自治项目挖掘社区内生力量,发动居民骨干深入楼道,通过参与式规划,共筑“会呼吸”的楼道;泉山花苑社区“善泉锡留”项目组建“夕泉润童心”志愿团,通过方言互动、议事沙龙等特色活动,助力新市民“留下来、融进来”。

三是赋能社会力量,共筑公益“生态圈”。为确保公益服务的专业性与可持续性,“锡社善为”同样注重对社会组织的培育与赋能。“益动新伙伴”项目通过上门走访和深度调研,精准“把脉”各社会组织在资源整合、项目策划等方面的痛点难点,探索社会组织资源互通、公益共创的创新服务模式;群联村“乡爱守恒”项目将通过举办“乡爱耕耘”、“乡爱绽放”系列主题活动,提升农村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活力。

从银发课堂到青年议事,从邻里共生到楼道自治,“锡社善为”公益创投以项目为杠杆,既通过项目化的形式,提升社会组织专业化能力,又将这份能力转化为社区居民触手可及的关爱与资源,让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为充实,“锡社善为”公益创投不仅是锡山区民政局以政府“有为之手”精心培育社会力量,以社会“有效之力”精准回应民生需求的积极举措,更是政府引导与社会力量的双向奔赴。下阶段,锡山区民政局将持续深化“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共治模式,擦亮“锡社善为”品牌,让专业的公益力量与多元的民生需求同频共振,让民生幸福持续升温。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