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区鹅湖镇的望虞河及鹅真荡是引江济太及太湖泄洪的关键通道。受地势与风向影响,泄洪期间鹅真荡水域(沿线闸口、闸内)蓝藻大面积爆发。绿油油的蓝藻就像绿色的油漆一样浓稠,死亡的蓝藻就会发白腐烂发臭,致使水体散发异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与生态景观。
为有效提升打捞作业能力,遏制蓝藻蔓延态势,鹅湖镇社会事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在依靠网兜、渔网等传统人工打捞方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运用“拦、吸、净”三步走策略,打出治理蓝藻“连环招”。
“拦”:生态围隔筑防线,降低成本提效率
在望虞河一级支浜的闸口外,安装固定式生态围隔对蓝藻进行拦截,并借助水生植物实现净化,达到藻水分离,显著提升水体透明度。目前已投入使用的800余米生态围隔,将蓝藻拦截至闸口,再配合机械打捞船开展集中打捞,有效降低打捞作业成本。此外,鹅真荡、嘉菱荡、蔡湾荡3处生态围隔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预计9月完工并投入使用。
“吸”:智能设备强助力,快速打捞促处理
引入藻水分离设备,将蓝藻截留至过滤桶内,再通过高压反洗喷头将浓缩后的蓝藻冲入排污管路集中处置。目前单台设备每小时可以处理藻水30~40立方,每小时分离出高浓缩蓝藻液150公斤,且支持手机在线实时监控和智能化管理,实现内河蓝藻快速打捞处理。目前在朝东屋、黄塘河闸站等6处设备已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
“净”:生物治理调生态,净化增收两不误
鲢鳙鱼作为滤食性鱼类,能够滤食水中包括蓝藻在内的浮游植物。通过适当投放鲢鳙鱼,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减少因蓝藻爆发引发的生态问题。这一举措不仅能有效净化水质,还能实现渔业增收。目前,已在对浜河投放鲢鳙鱼1万斤,后续将依据监测水域的蓝藻情况和水质变化,及时调整鲢鳙鱼的放养数量和种类。
此外,鹅湖镇强化预警监测力度,新组建一支由20名工作人员构成的巡查队伍,对望虞河及鹅真荡开展实时巡查。在全面覆盖、高频次的水质监测保障下,鹅湖镇全力以赴做好蓝藻防控工作,致力于将太湖蓝藻对内河的影响降至最低,全力确保太湖流域水质稳定,守护一方碧水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