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索引号 | 014034703/2025-00452 | 发文日期 | 2025-05-12 | 公开日期 | 2025-05-12 |
文件编号 | 锡府规〔2025〕1号 | 发布机构 | 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
效力状况 | 有效 | 文件下载 | ![]() |
||
内容概述 | 区政府关于印发锡山区加快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行动方案的通知 |
政策解读链接:
http://www.jsxishan.gov.cn/doc/2025/05/12/4560995.shtml
区政府关于印发锡山区加快推进工业领域
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行动方案的通知
锡府规〔2025〕1号
开发区管委会,度假区管理办,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各办局,区各直属单位,驻区各条线单位:
《锡山区加快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行动方案》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
2025年4月30日
锡山区加快推进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和技术改造行动方案
为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关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决策部署,促进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工艺的实施应用,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锡政发〔2024〕12号)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行动方案的通知》(锡政办规〔2024〕4号)要求,以无锡市申报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为契机,积极建设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先行区,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主要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决策部署,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主线,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原则,大力推进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打造一批重大示范项目,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打造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先行区。
到2027年底,全区每年滚动推进200个以上超千万元技术改造项目,工业技改投资规模较2024年增长10%以上,重点行业落后及低效设备更新基本完成,重点用能行业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产能基本退出;力争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4年增长30%以上,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智能工厂梯度建设初步完成,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推进产业装备升级
1.推进先进设备更新。聚焦全区“四新四强”产业发展,引导企业围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应用实施技术改造,加快更新升级一批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先进设备,提升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发挥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标杆引领作用,激发区内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每年滚动推进超千万元设备更新相关技术改造项目200个以上。(责任部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开发区、度假区,各镇<街道>;以下均需开发区、度假区,各镇<街道>负责,不再列出)
2.推进落后低效设备替代。针对轻工、纺织、化工、建材、机械加工等重点行业开展落后生产工艺装备排查,依法依规推动落后生产工艺装备退出。到2025年底,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基本出清。(责任部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3.推进优质设备扩大供给。引导设备制造企业加大装备研发投入,积极争创市级、省级和苏锡常首台(套)重大装备项目,进一步加大优质、高效设备供给,组织开展设备更新产品供需对接活动。力争2025-2027年全区40台以上装备列入市级以上首台(套)重大装备项目。(责任部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二)加快推进智改数转网联
4.推进智能工厂梯度建设。鼓励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开展基础级智能工厂建设,加强智能装备、工业软件与操作系统、工业网络设备等集成应用,到2027年底,达到基础级及以上智能工厂水平的规上工业企业覆盖率超50%。支持条件较好的企业在建设更多场景基础上,提升数字化网络化集成能力,到2027年底,达到先进级及以上智能工厂水平的规上工业企业覆盖率超10%。鼓励重点企业对标业内领先水平和卓越级智能工厂建设要求,开展更高水平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到2027年底,达到卓越级及以上智能工厂水平的规上工业企业覆盖率超5%。支持龙头企业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技术与生产制造全过程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未来制造模式,到2027年底,达到领航级智能工厂水平的规上工业企业覆盖率超1%。(责任部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5.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力拓展创新型中小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管控、营销管理、仓储物流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场景,推动中小企业实施设备和业务上云,实现单个细分场景的效率提升,到2027年底,实现初始级及以上数字化转型在创新型中小企业全覆盖。推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多个场景提升数字化水平,到2027年底,实现规范级及以上数字化转型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全覆盖。推动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数字化转型样本,到2027年底,实现集成级及以上数字化转型在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全覆盖。(责任部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6.推广国产工业软件应用。推动工业软件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产品研制。重点支持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软件、制造执行系统(MES)软件、嵌入式操作系统、信创软件等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推广,引导技术改造项目优先使用国产工业操作系统等工业软件产品,提升关键领域安全能力水平。(责任部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三)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本质安全提升
7.提升重点工艺装备绿色化水平。深入实施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方案,加强重点行业用能管理。鼓励企业应用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和高效环保设施。重点围绕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能效“领跑者”企业创建。(责任部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发展改革委、锡山生态环境局)
8.提升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水平。有序开展节能监察计划,实现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全覆盖。对照国家最新规范,加快应用先进节能低碳工艺技术,积极推广应用能效二级及以上节能设备。到2027年底,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责任部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发展改革委)
9.推动老旧装置更新改造。引导化工、机械加工、有色金属等行业企业加快实施老旧装置更新升级和工艺流程优化改造,妥善化解各类安全问题。到2027年底,更新替代老旧化工装置3台(套)以上,更新重点粉尘涉爆企业设施设备5家以上,更新改造铝镁金属粉尘企业工艺5家以上。(责任部门:区应急局、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三、推进举措
(一)明确技术改造方向和路径。结合锡山实际,贯彻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7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明确淘汰更新目录。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工信厅规〔2024〕33号),明确全区技术改造方向和路径,编制年度技术改造项目库,定期摸排工业企业设备更新实际需求,深入开展重点行业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更新设备排查,全面推动全区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责任部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发展改革委、锡山生态环境局、区应急局)
(二)强化财政资金支持政策。对连续两个自然年度内实际技术和设备投资500万元(含)-1000万元、1000万元(含)-3000万元、3000万元(含)-1亿元和1亿元(含)以上的项目,分别给予不超过5%、6%、7%、8%的补助(含市级补助)。加大先进制造业特色专业园区技术改造项目扶持力度,对落户先进制造业特色专业园区且符合园区产业发展定位的技改项目,在补助比例上再提高不超过2个百分点。对单个项目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重点技改项目补助可不受地方财政贡献和亩均税收强度限制。支持企业设备购置贷款贴息(含融资租赁贷款),对于符合省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条件但未获得省级贴息的项目,市区两级给予2个百分点的贴息。对新认定的国家领航级智能工厂、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分别给予不超过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奖励。技改奖补资金原则上在全区现有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现代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中统筹安排。(责任部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财政局)
(三)支持重大技改项目落地。对技术改造项目的准入实施政策倾斜,对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结果为A、B类,亩均税收不低于申请时点上一年度全区平均水平的技改项目,在工业用地项目准入评审中标准可下调一档;对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年度申报市级以上技术改造资金扶持项目并通过审核的企业,绩效评价结果可上调一档;支持企业增容改造,通过原址扩建、老厂改造等,进一步提高厂房容积率,对现有工业用地改造后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可不增收土地出让金。(责任部门:区工业和信息化局、锡山自然资源规划分局)
(四)优化对企服务环境。强化区级部门协同发力,对上做好对接沟通,积极争取工业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项目申报、省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和市技术改造项目扶持资金;帮助企业积极争取中央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省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以及中小微制造企业购置更新改造贷款担保等政策。组织举办多种形式的政策宣贯活动,辅导企业用足、用好各级政策;开展设备更新对接配套活动,积极为设备供需企业、金融机构搭建交流平台,提升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积极性。(责任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区财政局)
四、组织保障
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加强工作统筹和联动,明确年度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全区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要素保障,在技术改造项目的用地、用能、环境影响等方面做好全面服务,简化审批流程,特别对设备更新为主的项目实行节能审查、环评告知承诺制。加强金融支撑,推动银行、担保、融资租赁等机构加大“设备贷”“设备担”等惠企产品推广力度,优化审核流程和融资服务,申贷、审贷、提款便利度向流动资金贷款看齐,搭建“银、租、担”联动机制,切实解决企业在设备更新过程中的融资难题。同时,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要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政策,积极推广优秀项目和经验,营造良好氛围,全力打造技术改造试点先行区。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