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水利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太湖治理的重要指示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认真落实省、市部署要求,坚决扛稳太湖治理重大政治责任,强化源头治理、流域治理,扎实推进市太湖治理“1+9”方案生态清淤、河道整治、蓝藻防控专项行动,太湖无锡水域水质藻情显著好转:水质本世纪以来首次达到全年Ⅲ类、关键指标总磷浓度0.049毫克/升、同比下降9.3%,蓝藻水华最大面积、平均面积同比分别下降41.4%、14.1%,成功创出一条经济发达、水网地区大型浅水型湖泊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有力推动新阶段太湖治理高质量发展,为太湖成为我国重点治理的三大湖中首个全年“良好”湖泊、连续17年实现安全度夏度汛和高水平“两保两提”作出重要贡献。
一是攻坚生态清淤削减污染存量。一切外源污染最终均表现为湖体内源污染。建立阶段性大规模清淤和针对性应急清淤相结合的生态清淤工作体系,全面开展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优先实施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周边、近岸湖泛易发区、总磷高值区等重点湖区应急清淤,完成太湖、滆湖清淤超600万立方米,有力保障了湖体总磷指标持续改善并达到Ⅲ类。世界首创、全国首个生态清淤水上一体化装备平台“太湖之星”号在梅梁湖区投入运行,大幅提高太湖生态清淤装备集约化、低碳化、智能化水平,获中央环保督察组和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高度评价。健全“短期充分挖掘坑塘洼地与矿山宕口资源、长期全面拓宽淤泥资源化利用路径、同步积极推进土地复垦复耕与修复”淤泥处置工作机制,推进梅梁湖区湿地带试点工程建设,完成水生植物种植修复18.61万平方米,消纳淤泥23万立方米。完成东蠡湖生态清淤61万立方米,有力保障了五里湖心国考断面总磷指标持续降低、年均水质达到Ⅲ类水平。
二是深化河道整治遏制入湖通量。强化河湖长制,牵头实施新一轮河道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入湖河道“一河一策”治理与太湖西岸“一圈一带一区”建设,完成滆湖湿地生态修复约5500亩,入太湖河道清淤5万立方米;完成入蠡湖27条平原河道河口生态滤坝建设,完成蠡湖未来城一期工程新城河、陆典桥河、黄家边浜清淤5万立方米,完成东湖外河东片水系整治2.4公里;全市重点整治的552条河道水质优Ⅲ比例96.7%、新一轮598条河道水质优Ⅲ比例87.9%,均超年度目标,有力保障了相关联的71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同比提升2.8%、其中河流型断面水质优Ⅲ比例稳定保持在100%,13条主要入太湖河道水质全部达到Ⅲ类以上、其中8条达到Ⅱ类,大幅度减少了入湖污染物通量。
三是重抓应急防控严防突发变量。新建输藻管道6.5公里,增配蓝藻打捞处置船16艘、曝气增氧设施58套,推进八房港、符渎港藻水分离站扩能,启动新港、茭渎港藻水分离站建设,完成梅梁湖二期、七里堤离岸防控工程建设,实施蠡湖湖体水生植物密集区清基3750吨,开展生物资源监测、增殖放流和生态性捕捞,高效处置部分湖体蓝藻水华反复的突发情况,全市累计打捞蓝藻153.12万吨、产出藻泥4.08万吨,藻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深井加压控藻、新一代藻水分离技术等蓝藻防控新型装备工艺显著提升太湖蓝藻湖泛应急防控水平,并在国内其他湖泊治理中复制推广应用。
四是调水退圩并举扩充生态容量。通过望虞河“引江济太”调水入太湖2.64亿立方米,完成蠡湖(梁溪河)控藻补水工程(60万立方米/日)方案编制,启动蠡湖生态活水及蓝藻水华防控工程(20万立方米/日)建设,累计完成梅梁湖、贡湖、竺山湖退圩还湖10000余亩,增加了湖体生态环境容量,在安全度夏关键期保持太湖3.2米左右的合理生态水位,有效降低蓝藻暴发、湖泛发生隐患。
下阶段,水利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美丽无锡建设大会暨新一轮太湖治理推进会精神,坚持干字当头、奋发有为,统筹防洪、供水、水生态、水环境“四水”安全调度,“项目化、目标化、节点化、责任化”推进太湖、蠡湖治理重点工程建设,推动太湖无锡水域水质藻情早日实现根本性改善,为打造世界级生态湖区作出更大贡献。一是紧盯入湖河道推动流域治理。突出37条重点入太湖河道及其369条支浜“一河一策”精准施治,深化实施污染源排查整治、城乡雨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治理、黑劣水体治理等攻坚行动,推动总磷浓度持续降低、力争13条主要入太湖河道水质全部达到Ⅱ类。全面推进32条入蠡湖河道深度治理,对具备条件的河道开展生态修复,其中5条直接入湖的山溪性河道深化“一河一策”治理,其余27条河道全面完善河口生态滤坝建设及日常管护,落实1043个排口标识化、规范化管理,常态化开展24个提质增效达标区“回头看”并推进问题整改闭环,推动入湖河道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力争总磷指标达到Ⅱ类。基本完成蠡湖未来城水系一期工程建设,形成“西引太湖、东排大运河”的引排水格局,促进流域水体流动,增强湖体水动力。二是紧抓生态清淤推进生态修复。加快生态清淤水上一体化装备平台升级应用,压茬推进到2030年太湖无锡水域3456万方清淤任务,2025年完成太湖、滆湖清淤超600万方,相继开展总磷高值区、旅游航道区应急清淤。科学评估、积极推进湖滨生态湿地带建设,结合梅梁湖、竺山湖一期生态清淤工程开展淤泥资源化利用试点,积极推进淤泥盐碱地改良、建材化利用,加快破解淤泥出路瓶颈制约。结合局部水域挖深,推进蠡湖湖体生态修复工程建设,2025年度计划投资8000万元,先行实施湖滨饭店、威尼斯花园、金城湾、渤公岛及枫林渡等区域水体修复。三是紧扣安全度夏提高防控能力。加快湖西区藻水分离站新建和扩能改造,推进离岸围隔优化和深井加压控藻工程建设,新购、更新机动打捞处置、增氧曝气等船只装备,不断提高蓝藻打捞处理和离岸防控能力。推动进一步优化调水水位控制方案、太湖高水位期间流域区域行洪方案,用好用足引江济太、错峰行洪等手段,实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安全、水环境安全等多目标统筹,确保太湖安全度夏度汛。完成蠡湖(梁溪河)控藻补水工程、蠡湖生态活水及蓝藻水华防控工程建设,实现水清湖晏、碧水长流。四是紧贴群众之盼打造美丽河湖。一以贯之强化河湖长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确保建一条、成一条、落实长效管护一条,至2030年基本实现美丽幸福河湖全市域覆盖。加力推进京杭大运河无锡段、梁溪河“两河”整治提升,完成京杭大运河剩余堤防达标、岸线“三道”贯通与滨水景观建设,统筹大运河支浜治理、港口码头整合提升、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扮靓“产城人、文商旅”交相辉映的最美“城市会客厅”。加快蠡湖岸线整治提升与“三道”贯通,推进蠡湖水体治理和环湖景观提升相得益彰,打造“山水相融、城水相依、人水相亲”的最美城市水地标。重启太湖水上游,让游人畅享“运河—梁溪河—蠡湖—太湖”之美丽风光、共享治太治水成果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