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期家庭教育指导教师研修班在无锡市云林实验小学荟聚校区正式拉开帷幕。南师大专家团队、区教育局相关领导、锡山区各中小学及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及妇联条线的家庭教育志愿者们汇聚一堂,共赴这场知识的盛宴。
开班仪式由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院长助理、南京师范大学锡山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何健主持。
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王昭煜在致辞中指出,三期研修班的先后举办,是贯彻落实“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的必要举措,是提升我区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水平的现实需求,更是增强家校共育能力的核心环节。他希望参加研修的老师能学以致用,做家庭教育的“领航者”;以爱育爱,做家校共育的“摆渡人”;守正创新,做锡山模式的“代言人”。
南师大培训中心副主任蔡红在讲话中强调,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当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需各方齐心协力。此次研修班是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优质平台,汇聚诸多资源。她鼓励学员珍惜机会,积极学习、勇于实践,将所学用于工作,提升指导水平,为家长提供科学指导,助力孩子成长,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
本次研修班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旨在全方位提升学员们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心理学会理事长,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傅宏教授以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从儿童心理发展脉络、育人环境变革、社会变迁影响以及养育细节探讨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剖析,全方位助力教育工作者精准把握儿童成长规律,树立科学儿童观与系统观,养成积极教育心态,掌握有效养教策略。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科带头人沈书生教授深入剖析了国家关于深层次人工智能相关的战略行动与政策导向,系统分析了其对教育变革的影响。启发学员思考数字社会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质人才,探究如何将AI融入教与学的过程,以更好地顺应时代之变,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永英教授通过多元论证阐明亲子互动的重要性,从情绪、情感、认知、社会性、态度倾向、元认知等多角度剖析亲子依恋、儿童归属感及安全感建立的基本条件,让学员明晰高质量互动的内涵。借助育儿情境应对提升互动敏感性,以具体案例传授情绪处理等技巧,助力学员掌握提问技巧、语言技巧、直接回应技巧、间接影响途径等优化高质量亲子互动的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课程与教学专委会委员钱雨教授用鲜活、生长、立体、丰实的儿童观,阐述了教育细节如何决定教育行为、影响孩子的成长。促使学员反思当前焦虑的中国式亲子关系,回归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回应儿童的教育本真。钱教授将积极期望、抗挫力培养、做学习型父母等家教之道,巧妙融入课程,让“小孩大事”的科学育儿观念深入人心。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郗浩丽教授以心理动力学的视角解读孩子的内心世界。培训中,郗教授引领学员深入学习个体关系理论、依恋理论等重要理论,助力大家成为孩子心灵的“翻译官”,精准捕捉行为背后的动机与情感,以科学方式理解、引导孩子成长,助力教育者理解学生、家长关爱子女、个人关照自我。
春雨绵绵润泽百卉,新苗茁茁破土千畦。此次研修班的成功举办,如同春风化雨,为锡山区家庭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展望未来,锡山区将继续秉承“高校+地方”的协同创新理念,深化家校合作,共同书写更有温度、更有深度、更有广度的家校共育新篇章,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