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海探航春潮涌,研途逐梦桃李芳。为扎实推进课题研究,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切实提升教科研引领和服务教学实践的水平,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3月26日,锡山区“课程·课题·课堂”研究阶段成果展示活动在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顺利举行。锡山区各小学教科室主任和骨干教师代表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柏庄实验小学四位教师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他们将课题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之中,彰显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课题进课堂”的有效落实提供了实践示范。
顾婷老师执教二年级音乐课《十二生肖歌》。她结合“1+x”策略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把语言、文学、美术、音乐等多学科中具有共性的表情达意元素进行有效融合,同时围绕歌曲主题——十二生肖,采用认、唱、演、捏四个主题内容丰富音乐教学,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与审美,激发学生对于小动物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钟佳老师执教四年级美术课《会说话的手——无言之美》。本节课以手语为载体,引导学生感受“无言之美”,通过泥塑活动,学生从观察、模仿到创作,逐步掌握了手部细节表现技巧,提升了艺术表达能力,将艺术和情感教育完美结合,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落地生根。
课后,厚桥实小教科室主任徐晓玲和锡山区美术研训员汪雪丹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专业点评,并对进一步优化教学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
苑利老师执教六年级英语课《Unit7 Summer holiday plans》。课堂围绕“暑假计划”这一真实情境展开,通过“什么是好的暑假计划”这一大问题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对话学习中扎实掌握一般将来时的运用;还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城市名胜的介绍,拓宽了学生文化视野,增强语言学习的趣味性。
陆斌老师执教六年级数学课《数的运算总复习》。她努力落实“思维进阶”的课题理念,精选教材原题和自编拓展题,重构素材序列,通过分类整理运算顺序和运算律,帮助学生进行数学建模。课堂上,她运用闯关情境,带领学生从基础计算到灵活简算,再到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运算的实际意义,较好地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锡市隆亭实验小学陈亚敏副校长和无锡市张泾实验小学顾文亚副校长,对两节课进行了专业点评,并为后续的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
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王迎娣副校长就学校的省规划重点课题《基于活态传承的小学“艺术 +”学科融合实践研究》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专题汇报。她从课题研究进展、阶段性研究成果、存在问题、后续研究计划等方面系统地呈现了学校课题研究的历程,科学提炼了课题研究在理论探索、实践创新、课程建设、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等方面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部张慧副主任作了《遵循内在逻辑,寻求实践创新》的专题讲座。她借用《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这本书中的精彩案例,以柏庄实小的省级课题《基于活态传承的小学“艺术 +”学科融合实践研究》为例,用新颖独特的视角,极具吸引力的讲述,和与会老师们深入探讨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思想方法,并理清了课题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寻找到了活态传承的艺术因子、创新实践的有效路径,以及多向度观察的评价方式。
锡山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部陈春雯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对于此次活动予以肯定,同时希望柏庄实小能够根据张慧主任给予的宝贵意见,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和研讨,真正做到通过对艺术的塑形与重构,完成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让惠山脚下的千年泥土,继续讲述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同时,她对各校下一阶段的课题推进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