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区农业农村局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厚桥街道谢埭荡村:发掘集体经济新动能,走好乡村振兴共富路

谢埭荡村位于无锡市、常熟市和相城区交界的宛山西畔,村域面积3.57平方千米,下辖15个自然村,户籍人口767户、2540人。谢埭荡村紧扣共同富裕时代主题,坚持“百姓所需、实力所能、群众所盼、发展所向”,立足村域发展实际,充分挖掘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提高农民收入,全力打造集体经济强、百姓收入高、服务供给优、基层治理好的共同富裕示范样板。2024年,谢埭荡村集体资产总额7074万元,村集体总收入148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7万元。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村”“全国城乡一体化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江苏最美乡村”“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无锡市一村一策共同富裕典型示范村”等荣誉。

 近年来,谢埭荡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党建引领,以探索共同富裕村级模式为目标,以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抓手制定一系列举措,切实推进村庄经济社会发展。

 

第一,坚持党建引领,激活共同富裕动力源。

谢埭荡村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农村基层工作全过程,以党建引领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有效激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原动力。一是强化阵地建设。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建设“红梅花香”党建阵地,建成党建村史馆、党史小径、党建长廊等;丰富阵地活动内容,定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二是狠抓班子建设。制定党员干部培训提升计划,强化村“两委”班子协调能力、组织纪律建设。每周例会安排时间专题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定期开展乡村振兴推进会。建立完善村级后备干部库,吸纳企业家、大学生、乡贤等优秀人员入党。三是创新工作方法。坚持群众路线、调查研究、循序渐进等先进工作方法,围绕乡村振兴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建立专项“行动支部”,探索“党建+特色产业”“党建+乡村旅游”“党建+特色文化”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第二,注重多元发展,夯实集体经济基本盘。

谢埭荡村坚持多元发展理念,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一是围绕资源发包和物业出租,提升集体经济稳定性收入。2024年发包农田面积631.32亩,出租厂房和土地面积117806.01平方米,实现租金收入504.14万元。二是聚焦资产参股,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2015年,谢埭荡村依托镇村共建投资平台,联合嵩山、新联、太芙等七个村与无锡裕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5500万元设立无锡市厚裕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其中谢埭荡村投资200万元,占股3.6%。通过共同投资开发标准厂房等项目,有效拓展了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三是设立企业法人,推进集体经济市场化转型。2021年,谢埭荡村投资300万元设立谢荡水韵(无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围绕水产养殖、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开展项目建设。通过引进先进种植技术,目前已推广芡实种植500多亩,带动村民就业30余人,每亩芡实可增加居民年收入约5000元。公司项目建成和运营成熟后,预计可增加村集体年收入100余万元。

 

第三,聚焦空间治理,探索资源盘活新路径。

谢埭荡村紧紧抓住“两项清理”专项整治契机,结合省农村综合改革课题“深化公共空间治理”试点推进,积极探索产业提升优化和产村融合发展路径。一是提高低效用地使用效率。针对农业产业“小散乱”效益低的情况,及时清理整治租金偏低、收缴不及时的低效农业用地合同,按照农田集碎为整、整理成方工作目标,对田埂、垄沟、废塘等闲置用地进行统一规划、集中整治,形成500亩连片的临湖鸡头米产业种植基地,项目运营成熟后预计可带动村集体增加100余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就业30余人。二是实施鱼塘生态化改造。将原先由37户农户分散经营、乱堆乱放现象严重的800亩鱼塘集中整治,实施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统一招商引入“中水东泽”和“渔满堂”两家高新技术养殖企业投资约4000万元发展淡水澳洲小龙虾和长江三鲜(刀鱼、鲥鱼、河豚)养殖项目,带动周边村民就业10余人,项目运营成熟后预计可带动村集体增收80余万元。三是开展分散农房集中翻建。2018年,谢埭荡村开展新农村建设住房翻建工作,共分两期实施。目前,一期93户农房建设已建成,二期48户农房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农房翻建不仅优化了村庄生产生活空间布局,而且促进了本就稀缺的建设用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截至目前,通过推进乡村公共空间治理,谢埭荡村已节约宅基地3000平方米、新增耕地20余亩。

 

第四,优化公共服务,提升农民群众幸福感。

谢埭荡村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方向,对标城市标准,不断提升优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高质量构筑服务载体。围绕优质服务供给,建设便民服务中心、村民文化广场、乡村振兴大学堂、农家书屋、道德讲堂、青创中心、小游园、助农直播基地、渔文化展示馆、版画室等便民服务“十大载体”。二是高标准制定社会福利。围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集体经济收益为基础,为村民提供股权分红、大病保险补贴、现役军人和退伍军人慰问、60周岁以上老人节日慰问、困难户慰问、五保户集中供养、就业技能培训、体育健身服务等“八大福利”。三是高水平优化人居环境。深入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深化“美丽庭院”创建,打造“推门可见绿、出门可踏青”的花园式居住社区。健全村庄公共基础设施产权管理制度、设施建设与管护机制同步落实制度,形成全覆盖、常态化管理体系。

谢埭荡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项目富民、产业强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不仅推动了集体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升,而且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共同富裕中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村庄产业发展有力。谢埭荡村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资源发包、物业出租、资产参股为基础,现代种养、乡村旅游、特色研学等一、三产业交叉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村庄人口和经济集聚能力明显提升,村民就业明显改善、收入稳步增长。2024年,全村集体总收入达到1483万元,股份分红106元/股。村域内集聚企业32家,总产值达3.2亿元,带动本村800多人就业,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远高于无锡市、江苏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二是人居环境优美舒适。谢埭荡村注重景、村空间风貌、尺度、肌理协调融合,围绕宛山湖湿地公园、特色田园乡村等工程项目,建成具有水乡田园特色的情景式农村居住环境。村庄绿化率达到50%,村内主干道及河道绿化率分别达到80%和50%以上;户厕污粪和生活污水接管率均达到100%,垃圾分类收集服务实现全覆盖。

三是公共服务优质普惠。对标优质资源共享目标,围绕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建设,高标准建成便民服务“十大载体”、高水平制定村民生活“八大福利”,初步建成“15分钟公共服务圈”,基本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率先基本实现公共服务普惠均等可及,村民安全感、幸福感与获得感稳步提升,生活品质迈上新台阶。

四是乡村社会和谐安定。坚持党建引领“四治融合”,打造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乡村治理的新格局,形成“组织强起来、干部动起来、群众带起来”的良好局面,有效提升了村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善治、和谐、幸福的新时代乡村治理样态初具雏形。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