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区市场监管局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区市场监管局对区内电动车生产企业进行“精准滴灌”式监管

电动自行车产业是锡山最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作为全国三大电动车重要产业基地之一,锡山电动自行车整车生产企业达119家,整车与配件企业达200多家,雅迪、爱玛、台铃、新日、金箭和小刀6家龙头整车企业位列全国电动车企业十强。因此,落实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监管、加强电动自行车质量发展指导成为锡山区市场监管局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应对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的实际需要和舆情压力,避免对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大水漫灌”式的监管,加强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新监管方式,健全监管规则,落实监管责任,提高监管效能,我局制定并发布了《无锡市锡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质量安全分类监管办法(试行)》,对区内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采取“精准滴灌”式监管模式,成为全市范围内首个行业性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科学构建分类模型。将通用型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专业型指标评分有机结合,将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情况作为重要评分依据,并纳入监督抽查、行政处罚、消费投诉、质量品牌、标准基础、媒体监督等评分因素。将全区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质量安全风险分为:IIIIIIIV四个类别。根据生产企业质量安全风险评价结果,实现监管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推动智慧有效监管。在无锡市市场监管大数据中心建立锡山区电动车生产企业质量安全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模块。数据导入、计算模块、可视化平台框架已搭建完成,将实现主动收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信息、投诉举报信息、执法监管信息、风险监测信息、监督抽查信息、媒体网络信息等,对企业的各项信息进行核实和评分。

实现精准差异监管。根据评价分类,我区现有电动车生产企业:I12家、II86家、III21家、无IV类。我局推动上述评价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进行深度融合,采取依次递增的比例进行差异化监管,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同时根据分类结果支持企业积极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鼓励优质企业参与质量品牌创建,发挥示范标杆作用。

通过实施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分类监管,真正实现对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发展的精准监管:对优质企业减少检查频次,对质量管理不到位的企业加强监管频次和要求;有效监管:2024年度我区共有新增企业14家,升档企业22家,降档企业10家,停产企业33家;服务监管:组织开展质量技术精准帮扶,指导小微企业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增强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意识和能力。

下一步,我局将及时总结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分类监管的工作经验,依据2024年度评价分类结果,持续开展日常监督检查,进一步完善分类评价模型、强化数字化监测,提升一线监管成效,构建更加合理的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