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专题专栏 > 最新专题 > 优化营商环境专栏 > 四个方面措施

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化营商环境

        1.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等制度,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做到“清单之外无清单”。健全完善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案例归集和通报制度,对违反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情况进行监测、归集、通报。不断完善投资项目服务推进机制,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拓宽民间投资参与空间。
        2.提升登记注册便利度。持续优化企业开办“一件事”服务,延伸企业开办“全链通”服务链条,将电力报装等纳入企业开办范围。持续提升登记注册全程网办水平,积极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开展迁移登记“一件事”改革工作。进一步扩大电子营业执照知晓度与办事便利度,坚持宣传引导与拓展应用相结合,着力提升电子营业执照下载率。探索实施外商投资企业登记“一窗通办”,最大程度方便外资准入。完善企业注销退出机制,推进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经营主体“退市”提供集成化服务。深化“经营异常企业公益清算”工作,重点解决营业执照、公章遗失、股东(出资人)已注销、死亡等注销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助力经营异常企业有序退出市场。
        3.优化项目建设审批流程。紧盯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新五率”,深化“三提三即”改革,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聚焦项目全生命周期,成立项目审批服务顾问工作室,全域协同、“靶向”服务、逐级推进,疏通重大项目各节点办理梗阻,推行分阶段施工许可、分期验收等审批服务模式。深化“小型低风险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按规定逐步扩大低风险项目简易审批和小型低风险项目告知承诺制审批的范围。
        4.推行联动联办。深化“多测合一”改革,发挥“多测合一”平台功能作用,规范测绘事项在线运行和成果流转。提高“多测合一”项目覆盖率,实行土地核验、规划核实、房产测绘等测绘事项“多测合一”,实现“一次委托、一次测绘、成果共享”,进一步提升项目审批全链条服务质效,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5.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全面推行不动产交易、缴税、登记、水电气等关联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提升业务联办效率。优化线下“一窗受理”模式,加速提升“带押过户”在不动产交易中的覆盖度,拓展场景应用。稳定发挥“交房即发证”服务作用,将服务拓展至安置房、保交楼、人才房等更多类型项目。在交地即发证的基础上延伸探索“交地即抵押”“交地发多证”等拓展服务,助力企业“拿地即开工”。探索工业用地转让“带押过户”登记,优化高标准厂房分幢(层)登记,探索跨权属登记发证工作。攻坚历史遗留问题并建立长效机制,构建反映问题渠道,积极稳妥化解问题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
        6.推进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规范化。增强政府采购规范化标准化,全面应用“苏采云”平台,完善采购结果确定和合同管理制度。全面运用“智能辅助评标”,实施信用承诺、银行保函、保险公司担保等第三方多元化缴纳形式替代保证金制度,深化“数字人民币”场景应用,加快交易领域数字化转型。探索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江中游地区等进行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开展长三角、锡澄宜联动发展区域评标资源共享,优化远程异地评标流程和保障。谋划集中智能智慧总控平台建设,进一步降低招标投标交易成本。
        7.优化产业发展空间。积极推广“竣备即发证”、高标准厂房分幢分层、工业用地首次登记“零材料办理”“交地即抵押”等创新登记政策和应用场景。加强“工业上楼”设计技术指导,加快建设集研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多功能新型工业楼宇。开展产业园区高水平城市设计,统筹园区综合配套,打造高标准产业社区和专业特色园区。推进园区高效开发和更新改造,构建符合本地实际的“低成本开发+高标准建设+准成本出租”模式,鼓励多种主体共同参与开发建设,支持有需求的产业园区实施“工改Ma(生产研发用地)”“工改Mx(新型产业用地)”项目。
        8.提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接入水平。完善水电气讯联合报装机制,实现申报、审批、查询、缴费、评价等业务并联审批、“一站办结”,全力保障重大项目按期投运。推进建设“开门接电”示范区,超前实施网架项目政企合作,精准建设开门接电区域,实现电网规划和客户接入动态联动。积极落实电力报装项目外线土建及电力工程由政府及供电公司投资建设,保障用户电力接入外线“零投资”。贯通区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与供电公司系统接口,实现“企业开办与用电报装”“工商变更与多业务融合办理”等业务全流程信息共享,减少用户办电次数、节约用户办电时间。科学实施区域充电设施建设,推动老旧小区充电示范网格建设,推进开门接桩工作,化解充电桩安装难题。
        9.加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监管。制定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区级标准,加强政企共担电力接入工程土建部分的设计审查、中间检查和竣工验收,严把设备供应品控关、隐蔽工程质量关,在源头杜绝土建工程质量问题。加强转供电价格监管,严格落实非电网直供电价格政策,依法查处非法转供电,依法查处房屋出租人在代收电费过程中的违法加价行为。
        10.激发企业科技创新活力。实施创新企业培育行动,全面挖掘并建立后备企业培育库,加快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三类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有机衔接的创新型企业梯队。强化关键技术攻关,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和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氢能和新型储能、人形机器人、细胞基因和合成生物等主导型未来产业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攻关,努力形成一批原创性引领性创新成果,赋能产业价值链提升。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和标杆企业协同攻关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技术,重点支持连城凯克斯与中科院电工所及同济大学的合作再深化,积极推进蜂巢能源锂电研究院、无锡力神新能源研究院、华晟先进光伏研究院、连城凯克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创新中心建设。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