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区农业农村局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锡山区深化数字技术应用 推动智慧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锡山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水平,用数字化引领驱动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

一是加快农业物联网示范建设。锡山区累计建成农业物联网示范点29个,涵盖农业生产的多个领域,其中智慧大田7个、智慧园艺14个、智慧渔业8个。2023年,完成建设省级农业数字化建设重点任务2个,其中数字农场1个、数字渔场1个,创建了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1家;2024年,我区将打造建设智慧农业园区1个、数字农场1个、数字渔场1个,总投资434万元。

二是打造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锡山区投资259.73万元,构建了“一图、二库、N应用”的锡山区农业农村大数据服务平台体系,横向与市农业农村局内行业管理应用系统对接;纵向上接“苏农云”农业农村大数据云平台,下联各个镇、村和农企,建成覆盖全区农业农村领域的数据汇聚、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挖掘、分析展示。实现数据、系统、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协调机制,初步实现了全区农业农村行业管理决策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

三是深化数字乡村试点建设。以数字技术赋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数字化监管为重点,提升农业生产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一是实施农业绿色智能化提升工程。完成了500亩稻麦轮作“无人化农场”集成示范基地和羊尖镇无人农场智慧监管平台,获得了省级“智能农机竞赛(严家桥)基地”授牌。二是实施人居环境优化工程。围绕“探索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数字化长效管护模式”改革试验任务,构建了以一套规范标准导则、一个可视化中心、四个子系统(信息反馈系统、“积分制”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系统、基础数据信息系统)为一体的“1+1+4”锡山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数字化长效管护模式。全面摸清了“人房地”基础信息数据,开发了“乡村公共空间管理信息平台”,逐步建立宅基地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宅基地审批、盘活、退出、违法用地查处等的信息化管理。

下一步,锡山区将重点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强化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一是加强政策扶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引导和鼓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数字农业项目建设,建立本地智慧农业建设项目库,及时了解入库项目建设需求并给予一定的扶持,对已建成的项目开展应用监测,切实保障项目长效运行。二是加强创新应用。提高物联网在农业生产领域的覆盖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装备智能化改造提高我市农业农村数字基地建设水平。同时,继续推进锡山区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与特色化场景应用建设,加强农业数据资源收集能力,形成完整连贯的数据链,充分释放数据的价值潜力。三是加强人才培育。协同发挥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各方作用,培养引进一批数字农业农村领域科技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管理团队,为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数字人才支撑。加强业务培训,普及数字农业农村相关知识,提高生产经营主体数字思维、数字认知、数字技能,加快数字技术在全产业链上的应用和普及,从而大力推进数字化在我区的实践应用。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