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遍布街头的核酸小屋,完成历史使命后,它们该如何安顿?为让城市管理向基层社区深度延伸,畅通民生“最后一百米”,锡山城管聚焦群众的所需所盼,结合“城管进社区”,会同各板块将群众家门口的小屋改成“城管驿站”。
锡山城管驿站融入“牡丹花红 品质城管”党建品牌建设,放置党报党刊、理论书籍、惠民宣传资料等,让党员先锋带动提升服务质量,让党建工作贴近群众生活。
不足5平方米的小屋经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后,被赋予了全新功能。新增椅子、充电设备、一次性口罩、便民雨具、饮用水等暖心用品,可以实实在在提供各种便民服务。
依托锡山城管驿站,城管队员进一步靠前管理,深入群众,及时发现市容管理问题,实时回应群众诉求,实实在在解决老百姓家门口的问题,为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在锡山街头,目前有城市驿站13座,结合“城管进社区”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小微”执法等宣教活动,周边群众可以随时走进来唠唠嗑、坐下来说说事,不仅畅通了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更提升了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认可度和知晓率,不断细化便民服务“颗粒度”,同时也为一线城市管理工作者提供歇脚点,增强城管工作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下一步,锡山城管会继续充分发挥城管驿站作为城市管理触角向基层延伸的有机载体,直接服务群众“零距离”,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群众满意度,真正实现党建引领“聚人气”、城管宣传“有生气”、服务保障“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