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区教育局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立足大单元,教研正当“夏”

——记锡山区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主题研讨暨区内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

  五月夏意浅,教研意韵浓。5月24日,锡山区小学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主题研讨暨无锡市施萍一、倪凯颜名师工作室与“闻道社”联合教研活动,在无锡市港下实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围绕“大概念统摄,大单元统整”这一主题,以加强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实践,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为主旨,展开了三个环节的活动:单元整体教学课例展示、专题研讨和讲座分享。

  四节展示课例立足五下第八单元,以“风趣和幽默”为主题,紧扣“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这一语文要素安排读、说、写的内容,让学生感悟风趣语言蕴含的智慧,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和兴趣,丰富日常表达,进一步提升语言的品鉴能力。

  邓慧老师的开启课中能够很好地把握学科特质去分析和体现大概念,引领学生去体悟本单元知识的本质联系和纵横关系。整堂课以“做小书交朋友”的真实情景贯穿始末,引领学生逐个发现、击破学习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最后形成“明确任务定计划,走进课文悟智慧、图文并茂做小书、画廊观察评小书、展览小书交朋友”这样一系列的单元整体学习探究计划,整个单元形成一个“由读到写”的完整闭环。

  史亚莉老师执教的《杨氏之子》是大单元整体教学任务二之“走进课文悟智慧”中的第一篇课文。史老师既朴实地实施了文言文最基础的教学方法:读通、读对、读顺课文;根据注释理解文意;紧扣中心词体会人物特点;又通过“对比阅读”品悟了杨氏子待客大方得体、巧妙智慧回应、语言委婉幽默都是“甚聪惠”的很好体现;更运用“情景想象”这一任务驱动让学生把理解的内容内化后再用“幽默”的言语表达出来。由此,很好地引导学生悟到了这一课的智慧:小姓氏大文章。

  张天奕老师在教学《手指》一课时,先“聚焦手指、初探幽默”,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笔下不同手指的姿态、性格、作用,循着拟人化、夸张化等手法去品味语文的趣味、意味、情味,最后结合写作背景发现作者的写作立意,让人不由感叹其民族情怀和写作智慧,这样的一种智慧就藏在幽默中,这样的幽默就有了更深的高度:小幽默大智慧。

  教学伊始,平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了已掌握的幽默的表达方式,既有对文本的夯实巩固,又通过有趣的相声视频让学生体会到了“巧用谐音”和“一语双关”的妙处。随后由扶到放,先以学生小书为范例,再调动全班同学根据评价量规点评对面同学的小书,学生的点评可圈可点,既能抓住闪光点,还提出了合理地建议。学生在这样教学评一致的学习活动中,习得了方法,获得了真切的生长。

  这四节展示课,无论是从组织形式、课堂形态,还是呈现方式、学生表现等,都各有各的闪光点。老师们找寻并关注到小学语文课本中零散的、无序的、碎片的知识背后存在的关联和规律,用“大单元整体教学”这根链条来体现语文教学的系统性、整体性和连续性,可谓独具匠心。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国家督学孟晓东先生和四位执教老师进行了面对面聊课议课。他紧扣“大概念统摄 大单元统领”这一主题,针对呈现的开启课、探究课、推进课以及后续的展示课,从课型的基本定位、概念的提取、内容的选择、大任务的设计等方面和老师进行了互动交流。 一问一答间,层层剖析,将老师的前期思考、设计思路以及课堂反思清晰地呈现出来,带领老师再次审视“大概念统摄 大单元统领”理念下的新课堂。在专家的引领下,老师们再一次拔节生长。

  随后,孟晓东先生带领专家导师团队进行了精彩的沙龙研讨,他抛出了研讨问题:“大单元的教学中,核心任务从何而来?”导师倪凯颜认为,任务来自大观念,而大观念来自新版课程标准、目前使用的统编版教材、学生的生活。我们基于对单元教材的研读,对课标精神的理解以及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分析,综合提炼出大概念。在施萍一导师看来,任务的得出来自学情,来自学生真实的校园生活、真实的体验。其次,任务中活动的设计可以是多元的,要符合孩子真实的需求,要努力打开孩子的思维,和孩子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丰富课堂。锡山区语文教研员王月枫老师提出,大概念教学的价值之一在于具有生活价值。这次大任务做图文并茂的小书的设定是基于学生原有基础,贴合学生生活需要,采用语文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做任务,是很有价值的,也为他们幽默风格的形成起到点滴作用。同时,这样的安排也是“基于理解的逆向设计”理念的再现。区教师发展中心科研部主任陈春雯老师交流了任务设置的两个维度,一是单元语文要素,二是贴近生活。其次,她指出,有了任务,还需要通过学习活动转化,活动转化过程中也需要关注文本,揣摩文本。

  无锡市语文教研员陆早才老师也充分肯定了课堂展示的真实、精彩,这四节课改变了以往的教学,从大概念统摄来进行整体设计,从成果的任务发布来倒推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就是从“学幽默”到“用幽默”,真正帮助孩子解决了在校园生活中交往的问题。

  孟晓东先生对沙龙研讨做了总结,大任务来自大概念、单元目标、课后习题,来自学生的学习系列,也来自学生的生活。设计大任务首先要依托文本,其次研究路径。他提出三点概念:概念要转化成任务、术语一定要转化成情境、教师的教要转化为学生的学。专家多方位地详细指导,为大家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方向和抓手。

  无锡市语文教研员陆早才老师进行了关于《情境任务设计的意涵理解与实践探索》的讲座,从“学习任务”的理解、为什么需要“情境”加持、情境任务设计的生活化理解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看法,同时理论结合实践,从真实生动的案例中归纳了情境任务设计的实践策略,包括任务目标的精准明确、任务情境的自然适切、任务实施的梯度和进阶、任务工具的有效设计、角色与任务要求的匹配一致,以及评价与指导的有效融合。陆老师富有深度的语言,带给老师的不仅是知识上的充实,更是思维上的激活。

  最后,王月枫老师为本次活动作总结发言,王老师认为,今天的课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大语文的愿景,看到一种新的教学尝试,看到儿童学习的在场。同时,王老师也希望大家在语文研究之路上抱团前行,更加智慧、从容地走在语文教学的百果园中,去收获它的姹紫嫣红、累累硕果。

  深耕细研踏歌行,以研促教谱新篇。此次基于大概念的单元统整的联合教研活动,犹如一场及时雨,让大家共享教育甘霖。不仅让老师们对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还提高了大单元整合的建构意识。“教以共进,研以致远”,相信老师们在教研之路上,能够且学且研,且行且思,继续俯首深耕,不负夏韵启新程。